離心球墨鑄鐵管和管件水泥砂漿內襯標準
1、國家標準:
國標: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1 7457--2009/IS0 4 1 79:2005 (代替GB/T 17457— 1998 球墨鑄鐵管和管件 水泥砂漿內襯)
國際標準:Ductile iron pipes and fittings--Cement mortar lining (IS0 4179:2005,IDT)
發(fā)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儀1" GB/T 17457--20091150 4179:2005 前 言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 4179:2005《壓力和無壓力管道用球墨鑄鐵管和管件水泥砂漿內襯》。
本標準代替了GB/T 17457--1998(球墨鑄鐵管水泥砂漿離心法內襯 一般要求》。本標準與 GB/T 17457—199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在第1章中增加了球墨鑄鐵管件并明確了水泥砂漿內襯的適用范圍。 ——在3.1中規(guī)定了"水泥的類型也可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決定"。 ——取消了砂子粒度分布的定量要求。 ——明確規(guī)定了配制水的要求。 ——在4.2中增加了球墨鑄鐵管和管件的涂覆方法。 ——規(guī)定了內襯養(yǎng)護的方法。 ——增加了水泥砂漿內襯密封涂層的要求。 ——水泥砂漿內襯的厚度表中取消了最小平均值和單位長度近似重量的要求,增加了最大裂紋寬 度和徑向位移(飲用水)以及最大裂紋寬度(部分滿流污水管道)要求,取消了內襯裂紋寬度不 大于0.8 mm的要求,同時某點最小值要求更加嚴格。 ——在第6章中增加了徑向位移和裂紋的描述。 ——取消了砂子的取樣頻次要求。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俊峰、王學柱、李軍、趙福恩、李艷寧、黃穎。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 17457--1998。 GB/T 17457--2009/[SO 4179:2005 球墨鑄鐵管和管件 水泥砂漿內襯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球墨鑄鐵管(以下簡稱球鐵管)和管件水泥砂漿內襯的特性、涂覆方法、表面狀態(tài)和最 小厚度。
本標準適用于提高球鐵管及管件的水力特性(與無內襯球鐵管及管件相比)和防腐性能的內襯,還 給出了部分滿流的自流污水管道內襯的特殊要求。 本標準還適用于輸送特殊腐蝕性液體的內襯,這時可以單獨采用或組合采用以下方法: 增加內襯的厚度; 一改變水泥的類型; ——在內襯上增加涂層。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El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175通用硅酸鹽水泥 GB 201鋁酸鹽水泥 GB 748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 GB/T 14684 建筑用砂 GB/T 17219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 ISO 16132球墨鑄鐵管和管件水泥砂漿內襯的密封涂層
3、材料
3.1水泥 球鐵管和管件內襯用水泥應符合GB 175、GB 201和GB 748的要求。 為了適合輸送的流體,使用水泥的類型應由生產廠自行確定,也可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決定。
3.2砂子 使用的砂子應具有由細到粗的受控粒度分布,應潔凈并應由惰性的、硬的、堅固的和穩(wěn)定的顆粒組 成。砂子的粒度曲線應符合第6章中涂覆方法、內襯厚度和表面狀態(tài)的要求。 根據砂子中的有機物含量和含泥量評定清潔度,有機物含量和含泥量應按以下方法進行檢驗: 按照 GB/T 14684的要求,采用比色法檢驗有機物含量(采用此法,砂子不應產生任何更深于標準 液的色變)。 按照GB/T 14684的要求測定砂子的含泥量。砂子中粒度小于75 pm的顆粒,其質量分數(shù)不應超 過砂子總量的2%。 取樣應符合GB/T 14684的要求。
3.3配制水 配制砂漿用的水可以是飲用水,也可以是既對砂漿無害、也對管道中輸送的水無害的水。對于能始 終滿足這一要求的固態(tài)礦物顆粒,允許存在于配制水中。 GB/T 17457--2009/ILS0 4179:2005 3.4砂漿 用于內襯的砂漿應由符合3.1、3.2和3.3要求的水泥、砂子和水混合而成。 如果使用添加劑,應滿足下述條件: ——添加劑不應危害內襯的質量和輸送水的水質; ——內襯仍然符合本標準的所有要求; ——用于輸送生活飲用水的管道內襯應符合GB/T 17219的要求。 按質量計,砂漿應由至少一份水泥與3.5份砂子組成(即質量比s/c一<3.5)。 為了達到本標準的要求,由生產廠決定砂子與水泥的比(S/C)以及水與水泥的比(W/C)并給出測 定方法。
4、內襯涂覆
4.1 涂覆前襯底表面的要求 應從待涂覆襯底表面上除去所有外來物、松散鐵鱗或其他任何可能損害金屬與內襯間良好結合的 物質。 球鐵管和管件的內表面不應有任何突起高度可能大于內襯厚度50%的金屬凸瘤。
4.2涂覆 水泥砂漿應混合均勻,以達到合適的粘稠度和均勻性。 對于球鐵管,可以將砂漿離心 涂覆在內壁上,也可以使用旋轉噴射頭噴涂,涂覆方法由生產廠決定。 對于管件,可以使用旋轉噴射頭噴涂在內壁上或者由手工涂覆。 除了承口的內表面外,球鐵管及管件與輸送的水發(fā)生接觸的部分均應用砂漿全部覆蓋。 應對砂漿的粘稠度、離心涂覆的時間和速度、噴頭的旋轉速度和平移速度進行控制,以便內襯緊密 而連續(xù)。砂漿中不應有空腔或可見的氣泡。
4.3養(yǎng)護 新涂覆完的砂漿應在0℃以上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護。應盡可能緩慢地蒸發(fā)砂漿的水分,以避免硬化不良, 可以通過控制環(huán)境溫度、將球鐵管的端口密封或者在潮濕的內襯上覆蓋密封層等方法做到。養(yǎng)護條件 應使內襯充分硬化并使硬化后的內襯符合第6章的要求。
4.4密封涂層 由生產廠決定是否使用密封涂層,也可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決定。密封涂層不應影響所輸送水的水質。 如果輸送的是飲用水,則應符合GB/T 17219的要求。 使用的密封涂層應符合ISO 16132的要求。
4.5修補 允許對損壞的或有缺陷的部位進行修補,修補應按照生產廠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首先應從需修補的 部位上將損壞的砂漿清除掉,然后再用合適的工具將新的砂漿修補到有缺陷的部位,重新獲得厚度恒定 的連續(xù)襯層。 用于修補的砂漿稠度應適宜;必要時,可加添加劑,以與未損傷的區(qū)域粘著良好。 修補過的部位應得到充分地養(yǎng)護。
5、內襯厚度
5.1厚度要求 內襯的公稱厚度和某一點最小厚度應符合表1的要求。 經供需雙方協(xié)商,對于部分滿流的污水管道,可以增加內襯厚度和/或使用高鋁水泥砂漿、聚合物改 性砂漿或適合使用密封層的砂漿。 管端的內襯可以低于最小厚度值。在管端修切邊緣長度應盡可能短,在任何情況下其長度都不應 大于50mm。 2 GB/T 17457--2009/ISO 4179:2005 表1水泥砂漿內襯的厚度 公稱直徑 內襯厚度/mm 最大裂紋寬度和 最大裂紋寬度 DN組 DN 公稱值 某~點最小值 徑向位移(飲用水)/mm (部分滿流污水管道)/ram 40 50 60 65 80 I 100 3 2 o.8 0.6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Ⅱ 450 5 3 0.8 0.7 500 600 700 800 900 Ⅲ 6 3.5 l 0.8 1 000 1 100 1 200 1 400 1 500 Ⅳ 1 600 9 6 1.2 0.8 1 800 2 000 2 200 V 2 400 12 7 1.5 O.8 2 600 3 GB/T 17457--2009/IS0 4179:2005
5.2厚度測量 內襯厚度可采用在新涂覆的砂漿上插入鋼針的方法進行測量,也可采用無損測量法測量硬化的 內襯。 內襯厚度測量應在球鐵管的兩端進行,每端至少應在一個垂直于軸線的橫截面上測量。 每個截面應距管端至少200 mm,取相互間隔90。的四個點進行測量。 內襯厚度所測得的數(shù)值,應精確到0.1 mm。
6、硬化內襯的表面狀態(tài)
水泥砂漿內襯的表面應均勻平滑,表面上允許存在單個的彼此孤立的砂粒。內襯結構、表面光潔度 與涂覆工藝有關,由生產方法產生的表面狀態(tài)(例如橘皮形狀)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應使內襯上某一點的 厚度低于表1中的最小值。 對于離心涂覆的內襯,由水泥和細砂在其表面形成水泥薄層,這個薄層約占砂漿總厚度的i/4。 由于管件復雜的內部形狀和噴涂工藝(旋轉噴頭)的原因,管件的內襯表面允許出現(xiàn)波紋,但不應使 內襯上某一點的厚度低于表1中的最小值。 注1:內村的表面狀態(tài)對水力特性的影響極小.影響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球鐵管的有效內徑和管件的形狀。 在內襯收縮的情況下,徑向位移和裂紋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見圖1)。這些裂紋和徑向位移、連同 其他單個的由于生產或在運輸過程中引起的裂紋,其寬度不應超過表1的要求。裂紋不會對內襯的機 械穩(wěn)定性產生不利影響。 注2:當內襯與水接觸后,這些裂紋和徑向位移會隨著內村的再次膨脹和水泥的持續(xù)水合作用而縮小合攏。 干熱氣候下,由于內襯收縮形成的空腔是允許存在的,可用聽聲音的方法(例如敲打)檢查。 注 3:內襯與水接觸后,空腔會消失。 赫意 n——徑向位移; 卜內襯表面} c——水泥內襯。 圖1 由水泥砂漿內襯裂紋引起的徑向位移
7、試驗條件
7.1 總則 本標準中規(guī)定的各項檢驗應結合以下條件并按照生產廠的規(guī)定進行。
7.2砂子 對于每個供應源,首先應取一份代表性試樣,進行砂子的有機物含量和含泥量的檢測并測定砂子的 粒度曲線。在以后的供應中,應按照生產廠的規(guī)定定期進行檢測。 上述兩項檢測的頻率可隨來料的規(guī)律性而變化;特別是供應源發(fā)生變化,或發(fā)現(xiàn)同一供應源的供砂 不規(guī)律時,應提高檢驗頻率,至少是暫時提高檢驗頻率。 4 GBJT 17457--2009/IS0 4179:2005
7.3內襯厚度 應至少在每一班和每臺涂覆機組所生產的每種直徑的球鐵管中任取一根進行內襯厚度檢測。 應至少在每一班所生產的同規(guī)格管件中任取一件進行內襯厚度檢測。
7.4內襯外觀 應逐根(件)檢查球鐵管及管件的內襯外觀,應特別注意內襯的表面狀態(tài)和端部內襯的修切狀況。 檢查后認為必要的任何修補,應按照4.5中的方法進行。www.taisangbank.com.cn